原油怎么脱水脱盐(原油脱水脱盐的原理)

恒指期货 2025-03-05 01:32:35

原油从油藏开采出来后,通常会含有不同量的含水量和盐分。这些水和盐不仅会腐蚀管道和设备,还会影响原油的质量,降低炼油产品的收率和品质,甚至导致炼油装置的堵塞和损坏。在原油进入炼油厂加工之前,必须进行脱水脱盐处理。原油脱水脱盐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,将原油中的水分和盐分去除的过程。其目的是降低原油中的含水率和含盐量,使其达到炼油厂的工艺要求。本篇文章将详细阐述原油脱水脱盐的原理及常用方法。

原油中的水和盐的类型及存在形式

原油中的水主要分为三种类型:游离水、乳化水和溶解水。游离水是指以自由状态存在于原油中的水,通常以较大的水珠形式存在,容易分离;乳化水是指以微小水珠形式分散在原油中的水,与原油形成稳定的乳状液,难以分离;溶解水是指溶解在原油中的水,以分子状态存在,难以去除。原油中的盐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,主要成分是氯化钠(NaCl),其次是氯化钙(CaCl2)、氯化镁(MgCl2)等。这些盐类一部分溶解在原油中的水中,一部分以固体颗粒的形式分散在原油中。 乳化水的存在是原油脱水的主要难题,因为乳化水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很小,不易分离。 盐的存在则会加剧设备腐蚀,并影响后续炼油工艺。

原油怎么脱水脱盐(原油脱水脱盐的原理)_https://hz.meihuadianqi.com_恒指期货_第1张

原油脱水脱盐的原理

原油脱水脱盐的原理是基于水和油的密度差、极性差异以及水和盐的溶解度差异。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:破乳、沉降、离心分离和电脱水等。破乳是指通过添加破乳剂或采用物理方法,破坏原油与水的乳状液,使水珠长大,从而更容易分离。沉降是指利用重力作用,使密度较大的水相从原油中分离出来。离心分离是指利用离心力,加速水相和油相的分离。电脱水是指利用电场作用,使水珠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,从而加速分离。 这些方法往往结合使用,以达到最佳的脱水脱盐效果。 例如,预先添加破乳剂破坏乳状液,然后利用三相分离器进行沉降和离心分离,最终达到脱水脱盐的目的。 电脱水则常用于处理含水率较高、乳化程度较严重的原油。

常用的原油脱水脱盐方法

目前,工业上常用的原油脱水脱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
1. 化学法:此方法主要利用化学破乳剂来破坏原油中的水包油型乳状液,降低油水界面张力,使水滴长大,从而更容易分离。破乳剂的选择取决于原油的类型和特性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。常用的破乳剂包括聚合物类、有机硅类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。

2. 物理法:物理法主要包括加热、加压、静置沉降、离心分离等。加热可以降低原油的黏度,提高水的流动性,有利于水相的分离;加压可以提高原油的密度,使水相更容易沉降;静置沉降利用重力作用使水相与油相分离;离心分离利用离心力,加速水相与油相的分离,适用于含水率较高、乳化程度较重的原油。

3. 电脱水法:电脱水法是利用高压电场作用于原油,使油水界面上的水滴定向移动,加速水相与油相的分离。该方法效率高,适用于含水率高、乳化程度严重的原油,但设备投资较大,运行成本也较高。

4. 组合脱水脱盐工艺:为了达到最佳的脱水脱盐效果,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组合使用。例如,先采用化学法破乳,再采用物理法(如加热、静置沉降、离心分离)进行脱水脱盐,最后可能还会结合电脱水技术,以进一步降低含水率和含盐量。 工艺流程的设计需要根据原油的特性和处理目标进行优化。

影响原油脱水脱盐效果的因素

原油的脱水脱盐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主要包括:

1. 原油性质:原油的黏度、含水率、含盐量、乳化程度、温度、压力等都会影响脱水脱盐效果。高黏度、高含水率、高含盐量、高乳化程度的原油,脱水脱盐难度较大。

2. 破乳剂的选择:破乳剂的类型、用量、加入方式等都会影响破乳效果。选择合适的破乳剂至关重要。

3. 设备参数:加热温度、压力、停留时间、电场强度等参数都会影响脱水脱盐效果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。

4. 操作条件: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操作水平也会影响脱水脱盐效果。

脱水脱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

随着对原油品质要求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,原油脱水脱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。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:

1. 高效破乳剂的研发:研发更高效、更环保的破乳剂,以降低破乳成本,提高脱水脱盐效率。

2. 智能化控制技术: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,实现对脱水脱盐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,提高自动化水平,降低人工成本。

3. 新型脱水脱盐设备的开发:开发更高效、更节能、更环保的新型脱水脱盐设备,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处理需求。

4. 绿色环保技术:发展更环保的脱水脱盐技术,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

通过对原油脱水脱盐原理和方法的深入理解,可以有效地提高原油处理效率,保证炼油生产的顺利进行,并最终提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。 未来的技术发展将持续致力于提高脱水脱盐效率、降低能耗和成本,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

发表回复